人参产业概念股 一、“百草之王”中国人参获准“入食” 9月4日,中国卫生部批准人参成为新资源食品,人参的应用将由单一的中药材拓展到食品、饮料及保健产品等领域,范围大幅扩大,中国人参产业迎来重大转机。 人参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食用历史,被称为“百草之王”,历代医家视其为补药“魁首”。目前,中国人参产量占全球的70%,以东北尤多。但是,在另一方面,中国人参产值占全球份额却不足4%。 1、白菜价人参 人参产量占全球70%,产值份额却不足4%。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参出产国。有关数字显示,全球人参市场每年总产量1万余吨,中国占70%,其中,吉林省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年产量7700吨,占全球产量的60左右。 尽管是主产国,而且在人参资源多样性上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但是中国人参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产值份额却极其微小。以2007年为例,全世界人参总产值达500亿元,而中国的生产总值只有16亿元,产值份额不足4%。 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参进口量是出口量的1/4,进口价格却是出口价格的3倍之多。 一直以来,相当一部分给韩国创汇的人参原材料是从中国购买的,加工后以成本价格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卖到欧美、东南亚,同时大量返销给中国。中国人参产量大、人参产业弱,人参行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令人深思。 由于未形成品牌化、规模化和产业化,中国在国际人参市场中更多地只能充当“原材料提供者”的角色,韩国、日本的企业来吉林收购人参,人参的价格往往被压得很低。中国人参行业在国际定价体系中屡陷被动,企业产业化程度低、品牌竞争力弱,已是制约着我国人参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要推动我国人参产业发展,就必须摆脱目前人参作为单纯原材料出口的现状,在政府提供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大力推进民族人参企业的发展壮大。 吉林省质监局的数据显示,吉林省人参年出口量约是韩国的20倍,但出口创汇额仅为韩国的1/20。据了解,韩国的人参食品占整个产业链的90%以上,而中国的人参产业利润80%以上靠原料销售。 要推动我国人参产业发展,就必须摆脱目前人参作为单纯原材料出口的现状,而要想改变这一点,就必须在政府提供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大力推进民族人参企业的发展壮大。吉林省近年来逐步加大在人参行业知名企业培育方面的力度,全力打造“长白山人参”品牌,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长白山人参”品牌为主体,龙头企业自有品牌为子系列的品牌模式。今年9月6日-11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的第八届东北亚博览会上,各个企业推出新的人参产品,崭露百花齐放的景象。 在政府政策的指导和相关政府官员的推动下,企业联合科研部门逐步加强科技研发力度。2010年11月11日,通化市政府、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方签署《人参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人参种质资源、人参育种、人参品种鉴定以及种植环境优化、人参标准化及人参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在短短半年时间内,绘制出中国人参基因组图谱,图谱的绘制揭开了人参的神秘面纱,为人参的种植、防病、开发与人参产业发展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2、人参行业迎来新曙光 人参炖鸡、泡酒,在民间人参很早就作为食品来使用,但是在整个产业的高度,人参在我国一直没能通过批复进入食品领域进行规模化生产。据了解,人参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可以作为食品应用。 人参不能进入食品领域的限制,制约了中国人参产业的发展。对此,吉林省委、省政府全力协调国家有关部委和国内知名专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2010年9月,吉林省开展人工种植人参进入食品试点工作,确定了敖东药业等76户企业为试点企业,257个人参食品为试点品种,涵盖了茶类、饮料类、米类、酒类等10多个食品种类。为了进一步取得科学的数据和依据,吉林省政府指定长春中医药大学开展人参进入食品的适食性的实验研究。 经过试点推行,2012年9月4日,卫生部正式发布《关于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业内人士表示,行业需求将发生质的变化,我国人参产值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至少翻一番。 吉林省人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连学对这个政策高度评价,他说允许人参进入食品范畴,这是吉林省乃至全国人参界和参农多年来期盼的。它将会造福更多百姓,极大地促进中国人参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吉林人参产业的振兴。 3、人参市场更广阔 9月4日,卫生部正式发布《关于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这项政策出台意味着人参的应用将由单一的中药材拓展到食品、饮料及保健产品等领域。可以说,人参的应用范围将大幅度扩大。 首先,由于人参不再局限于药材使用,可以预见,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人参消费需求的剧增。 以人参出产大省吉林省为例,近年来,吉林扶持人参产业发展,密集出台利好政策,举措给力,效果凸显。最新数据显示,吉林省2011年人参产业实现产值133亿元人民币。据吉林省人参产业规划,在2015年将力争参业产值实现400亿元,参农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人参产品普遍达到绿色、有机标准,精深加工量占总量比重达到70%以上。与人参产业迅猛发展同步的是需求量的增加。 其次,由于人参种植周期特点,需求量增加,产量相对固定,将使人参的利润空间有所提升。 在当前政策的影响下,初步估算到2017年市场对人参的需求量将达到2万吨左右。而从1997年至今人参的市场情况是,每年人参的实际使用量固定在7000吨左右,产量也在市场调节下稳定在这个数字。但人参种植通常有5-8年的周期,这也使人参的生产滞后于市场的变化。如果人参在2017年的实际产量还维持在7000吨左右,人参将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直接影响到人参的价格起伏。 最后,人参产量是否有可能出现大的提升?如果没有重大的科技突破,产量大增的可能性较小。 由于人参种植需选址在有一定坡度的林地,而据《关于利用林地栽培人参的若干规定》和《吉林省人参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利用林地栽种人参,应主要从荒山荒地、林中空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采伐迹地中批给”,“利用林地栽种人参,必须实行林参间作或参后还林,还林面积不准低于还林面积的60%;每公顷的造林密度不准低于3400株,还林后要抚育管护3年,其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经过验收合格后,交林地所有者”。然而,荒山荒地在种植人参前改造成本巨大、林地审批手续复杂。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了人参种植数量,导致人参产量短期内很难得到提高。 在这样一系列条件的作用下,人参价格走高的可能性增大,而人参市场的空间也会更加广阔。 二、重点上市公司点评 1、益盛药业 2013年秋季首批非林地栽培人参将进入收获期,人参量缩价升将成为长期趋势 2012年年初公司开始着手营销改革,“农网”及“城网”搭建将提高营销精准度 胶囊剂型产品受毒胶囊事件影响较大,基药注射剂品种增长平稳 新品发茂森已进入市场导入期,西洋参二醇皂苷注射液正进行新药申报 “药业,参业,蜜业”为公司总体的战略,现阶段发展以药业为主业,未来将逐渐提高参业及蜜业系列保健及大健康产品的销售收入比重。明年公司第一批非林地栽参项目将进入收获期,对于公司来说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相关专业机构对于首批人参有效成分及重金属,农残的鉴定结果或将树立及奠定公司高品质人参产业链一体化企业的地位及形象。公司主业整体增速一般,胶囊剂型品种受胶囊事件的影响较大,销售收入出现了同比下滑,而两个基药注射剂品种受到了中标价格下降及生产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未来两年的整体业绩预计将以平稳增长为主。 2、同仁堂 公司可转债项目已获证监会审核通过,拟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12.05亿元(含发行费用)用于大兴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选取大蜜丸、小蜜丸、散剂和口服液四大类剂型产品中市场潜力较大的重点产品作为主要生产产品。募投项目基地年初已经使用自有资金开始建设,预计2014年初将释放产能。 公司文化底蕴丰厚,品牌优势突出,产品资源丰富,激励政策到位。公司核心品种增速稳定,二、三线产品持续快速成长,产品线梯次渐进。 3、紫鑫药业 人参饮片带动上半年业绩增长公司上半年人参饮片实现收入2.41亿元,毛利1.3亿元。由于去年同期没有人参收入,上半年业绩高增长主要来自新增的人参饮片加工。 存量人参为数不多,等待新参上市公司10年底剩余干参大约700吨,今年上半年出售约500吨,预计存量干参200吨,主要是留作精加工产品自用原料。今年新参将从8月底开始陆续上市,按照预付合同,公司将购入约4000吨水参,对应追加人参款约3亿元。 人参奇货可居的趋势依旧明确,产业复苏脉络日渐清晰,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享受更多的溢价。 4、康美药业 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公司承担编制的“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在广东普宁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这是国务院出台扶持民营经济发展36条之后,国家发改委今年部署编制的12个国家级重要商品价格指数中,唯一一个依托大型民营企业承担编制的全国性的价格指数。公司预计加强市场信息获取渠道及信息整合能力建设,建立调研模板化、系统化数据体系;推广与改造升级康美中药网,开发大宗现货交易平台,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赚全产业链的钱,估值较低。公司目前业务多点开花,静待各项业务夯实,我们认为公司从长期来看,盈利不能分业务割裂来看,公司的盈利应该是建立在上下游产业链完善的基础上,因此公司是赚全产业链的钱。目前公司估值22.7倍,在医药股尤其是中药子行业内偏低。 5、吉林敖东 广发证券增发导致投资收益大幅增加。公司参股广发证券,而广发证券于2011年8月增发股份,公司持有其股权比例由24.82%下降至21.03%,根据证监会会计部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确认投资收益约17.79亿元,为非经常性损益。广发证券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是公司近几年来重要的利润来源,该项收益随广发证券的业绩而波动;2011年由于证券市场低迷,广发证券净利润同比下降48.75%,按21.03%的股权份额计算贡献公司投资收益4.96亿元。广发增发影响及权益法计算二者合计贡献公司投资收益为22.75亿元,占公司当期利润总额的92.41%。若扣除广发证券增发的影响,则广发证券投资收益占公司当期利润总额的72.65%。 延边公路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公司全资子公司延边公路所属龙延公路和小盘岭收费站面临无费可收、报废可能的局面,延边政府为对公司进行一定补偿,2012年4月13日,延边国资公司与延边公路协议以3300万元受让后者所属账面价值9864.89万元的龙延公路和小盘岭收费站路权及相关资产,公司集体相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减少净利润6564.89万元。 未来前景:不考虑广发证券增发的一次性影响额,则2008-2011年其投资收益分别占各年公司利润总额的89.4%、85.67%、77.52%和72.65%,是公司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公司医药主业经营预计仍将保持稳定发展。前期热点人工肝项目未如期获得药监局批准,公司暂停追加投资,未来该项目能否获批、获批后推广进展等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塔东铁矿目前进行设备调试和工程收尾工作,对公司影响有待观察。 6、九芝堂 公司区域性品牌竞争优势较为突出。作为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中药老字号之一,公司的品种资源丰富,销售网络比较健全,拳头产品在湖南等地区具备较高知名度,但也面临着经营机制固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理顺销售资源,促进战略转型,顺利实现省外市场扩张是公司未来发展突破点。 营销变革正在开展中,后续进展值得关注。公司医药工业以中成药为主,驴胶补血颗粒、六味地黄丸等浓缩丸销售收入均在2亿以上,今后在终端让利等有效措施推动下,预计两大产品将实现稳健增长。斯奇康注射液、裸花紫珠片、足光散、补肾固齿丸、健胃愈疡片等二线产品具备较好成长性,随着渠道的调整到位,未来将迎来较快增长期。医药商业处于转型优化中,近年销售规模保持稳定。今后仍将进行结构调整,增加毛利较高的零售业务比例。 保健产品成规模尚需时日。公司目前已经计划进入保健品、食品等领域,将通过自产/独家代理/收购来丰富产品线。由于具备一定品牌优势和零售连锁药店资源,预计通过参考同仁堂健康药业经营模式,开发保健食品等是公司今后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但成效有待观察。 (南方财富网个股频道)相关阅读:
|
Copyright © ShiPin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6010892号-7 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268号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3-428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