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日
  • 本周
  • 本月
热门新闻

订阅食品讯 > 首页 > 资讯 > 查看内容

换帅之后 沃尔玛“进攻”的三种可能性和“黑洞”

2017-6-17 22:30|查看: 710|评论: 0

摘要: 文/商业观察家沃尔玛中国换帅,释放了一个信号,沃尔玛中国业务要“进攻”。▲Dirk(左)、柯俊贤(中)和高福澜(右)人事变迁的背后逻辑▼过去三任沃尔玛中国业务领导人,陈耀昌、高福澜、柯俊贤,《商业观察家》都 ...

文/商业观察家

沃尔玛中国换帅,释放了一个信号,沃尔玛中国业务要“进攻”。

▲Dirk(左)、柯俊贤(中)和高福澜(右)

人事变迁的背后逻辑

过去三任沃尔玛中国业务领导人,陈耀昌、高福澜、柯俊贤,《商业观察家》都有过接触和采访,有些则多次。

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高福澜。这跟特定环境或有一定关系,作为“救火队员”来到中国的高福澜,有很多展现“魅力”的空间和条件。

高福澜来到中国是为了“补救”上任陈耀昌造成的“遗留”问题,他肩负沃尔玛业务调整、管理架构梳理、重新制定中国阶段业务规划的重任,并将后续工作顺利交接给下任柯俊贤执行。

所以,高福澜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毫不修饰问题,与外界的互动中,非常坦诚,沃尔玛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好,一点都不介意将话题展开,或者进行“隐藏”。

高福澜会告诉你沃尔玛的问题在那,因为他的使命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我们看到了区别其他跨国企业CEO外交官般“死板”的高福澜,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高福澜的朴实与勤奋,一年时间内,他考察了300多家沃尔玛门店,并对内部管理架构进行大范围调整、梳理。他就是那个能解决问题的人。

陈耀昌与沃尔玛是“不欢而散”的,“陈耀昌‘急功近利’的行事风格不符合沃尔玛立足长期的价值观。”沃尔玛前任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道克(Mike Duke)在任时曾这样告诉《商业观察家》。

“分裂”主要表现在好又多的收购一事上。一些中国零售职业经理人相信,由于收购好又多后的“阵痛”期发生于陈耀昌任上,其不得不背负责任。

▲陈耀昌

《商业观察家》认为,陈耀昌的离开或是因为沃尔玛总部看到了中国业务的财务风险,这对于跨国企业而言是个大问题。他们能接受阶段性销售下滑,却不可能容忍海外某区域市场的财务风险。

现在要公正地评价陈耀昌的责任问题,非常难。尽管好又多的收购,及“阵痛期”都发生于其任上,但很多时候,中国区域市场的重大决策都是由跨国企业总部决定,中国市场的领导人很多时候都是执行者角色。就像业界所说的“谁来都一样”。跨国企业的行政体系非常“标准化”,好的方面看是规范,不好的看,有时候则是僵化。

柯俊贤则代表着效率,财务“出生”的他,具有非常深厚的国际财务、金融背景和技能。

在与高福澜合作制定新的中国市场规划、调整方案后,很多具体执行工作是由其在推进。包括近两年对门店的调整,主要是好又多门店的调整。

《商业观察家》早前并不理解,为何高福澜任职中国2年后,就“突然”赴任美国,他为什么不把所定规划一路执行?后来我们想明白了,一是,或许美国市场的“火”更大吧。二是,“精打细算”的柯俊贤在具体执行工作中也干得不赖。业务调整的同时,中国业务销售额维持正增长。

1号店的难题

4年调整期后(高福澜加柯俊贤任期),沃尔玛中国迎来了新任领导人,Dirk Van Den Berghe(以下简称Dirk)将于8月22日正式上任中国。

我们对Dirk一无所知,从沃尔玛官方的介绍看,“他曾在食品零售商——比利时德尔海兹集团供职15年,并帮助加拿大沃尔玛巩固了食品业务,以及强化了尤为成功的非食品运营。”

所以,他看起来像是一位“全能冠军”。

但无论Dirk的任职经历,还是行事风格,沃尔玛此次的人事调整,在《商业观察家》看来,有两层意义。

一是沃尔玛现阶段不可能“放弃”中国,中国市场对于沃尔玛具有战略意义。二是,阶段性业务调整期过后,沃尔玛中国引入北美业务负责人,及将中国业务负责人从财务背景人士“调换”至零售运营人才,信号很明显,或有北美市场的新运营思路、业态、经验要“导入”中国。

沃尔玛要“进攻”。

基于此,《商业观察家》展开沃尔玛中国现有业务,以及过往“尝试”,从机遇挑战角度,由难到易,尝试分析沃尔玛的未来可能性。

从最难的说起,电商业务有可能成为沃尔玛中国的“噩梦”。

我们主要说的是收购资产“1号店”,这家主要以食品为主体的B2C电商平台,目前运营看起来很“艰难”。

一号店未披露具体财务情况,但《商业观察家》预计,不会太好看。

理由主要有三。一是,1号店正逐步退化为“上海店”,其市场范围一直在收缩,全国范围的影响力日渐减弱。而没有空间制约的B2C电商业态是很难“守住”的,不可能像实体店那样,存在空间缓冲带,要考虑商业选址、店长培训、供应链等一系列长周期工作。

无论“北伐”,还是“打过长江去”,都不可能绕开上海。所以一号店“守土”成本会很高。

二是,市场格局固化。目前看,实体零售商自建平台做B2C电商业务基本都处于亏损,也都在纷纷转型O2O方式做电商业务。整个B2C市场,形成了阿里系、京东平台的两家“赢者通吃”局面。流量成本很高导致切入这个市场的机会已逐步散失了。

三是,市场增速下滑,估值下行。整个中国B2C电商行业的市场增速在下滑,这意味着市场开拓的成本、代价很高,“边缘”B2C平台持续运营所需资金很大,亏损可能扩大。

举个例子,京东富于侵略性的“烧钱”抢占市场的行为,发生于3C、家电市场自然增长空间好的时候。看这几年苏宁的销售体量,去除通货膨胀等因素,其实没多大变动,没增长什么,也没减少什么,还是那一块市场,只不过市场的增量空间主要被京东“拿走了”。扩张、“烧钱”发生于自然增长“红利期”的成本更低、成功概率更高。

市场增速下滑也意味着行业估值的下行压力增大。就在一年前,要收购一家垂直类B2C平台,这个平台运营方开口就会要2倍PS(市销率)估值以上,否则免谈。而现在,若还是这样说,那就真的不要谈了。

中国市场的变化速度太快,1号店早前看起来还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现在“砸手里”的风险却在大幅增加。

Dirk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食品零售业务,《商业观察家》很期待Dirk能在食品业务范畴,尤其跨境食品业务范畴能为沃尔玛大卖场、电商业务带来惊喜。但实际点看,B2C业务这块的挑战非常大,Dirk首先要做的其实是阻止1号店成为沃尔玛的“财务黑洞”。

或发力食品小业态

许多业界人士不认为沃尔玛未来在中国会发展小业态店。沃尔玛在美国市场相对糟糕的运营,和在中国市场上的曾经失败经历,让许多业内人士相信沃尔玛不可能做好更强调精细、灵活运营的小业态店。

《商业观察家》对此有不同看法,运营能力是一个相对概念,在美国,沃尔玛面对的是美元树、阿尔迪等企业,而在中国,实际点看,并没有一家成体量、强势运营、全国独大的小业态零售商。

我们认为,几年前,沃尔玛中国的小业态店尝试所以失败,除了运营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时点超前,当时做便利店,以及小业态店的卖场零售商也都失败了。

这就像投资股票,你也许猜到了利好,但若购入时点过于超前,哪怕仅是1个月,也可能损失惨重。

现在,中国的消费市场环境正在迅速改变。在市区,消费者需要更便利的线下购物体验,不需要排队、不需要那么多非食商品,线上也正在快速“分流”非食商品。因此,过去“坐拥”进场费的大卖场业态,以尽可能多堆放商品的模式,在城市中心未来可能面临更多挑战。

零售商应该陈列消费者想要的商品,提供更便利的购物体验.

沃尔玛不会看不到这个趋势,《商业观察家》认为,沃尔玛中国仍然会尝试在中国经营以食品为主体的小业态店。Dirk拥有丰富的食品运营经验,其此时担任沃尔玛中国业务领导人,背后可能是沃尔玛希望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山姆会员店迎来最好时候

最后也是最容易的部分,山姆会员店业态将可能迎来收获季节。

过去的中国山姆会员店处于“不温不火”、“不尴不尬”、“不清不楚”的“三不”状态,中国市场的“存在感”相对较低。

但最新的市场趋势显示,山姆会员店将可能迎来中国市场的最好时候。

主要原因是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趋势。从美国市场看,折扣会员店业态对中产阶级有“致命”的吸引力。

中产阶级讲究商品品质,他们在意的是同品质商品下的低价,而不是过往以牺牲部分品质获得同“类型”产品的低价。他们也不会过于追求品牌,并为品牌支付过多“溢价”。

这就将带来两个市场趋势,一是,零售商的自有商品将可能迎来好时候,掌握全球采购供应链、拥有自有商品经营能力的企业有望获得市场青睐。二是,折扣会员店业态将迎来发展契机。在非市中心的“郊外”区域布局,切掉大卖场业态的四分之三SKU,通过单品的大量采购,形成规模效应,然后低价销售,沉淀会员。会员费则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中产阶级数量到底有多少?规模购买效应何时形成?

宏观数字方面,有统计1亿人的,有2亿人的,还有5000万人的。关于中国中产阶级的数量统计,因为各种统计维度不同而不同。

但从微观领域看,比如从A股证券市场看,中国中产阶级增加的购买力“惊人”。

之所以选A股市场作为参考,一是,拥有“闲钱”的人才会想到投资。二是,A股市场仍以“散户”为主体。

《商业观察家》截取最近A股市场两轮大牛市后的“底部”,2008年底和2015年底A股市值情况看,2015年底A股总市值相比2008年增长了近5倍。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从2008年的1比6.85,升值到目前的1比6.58。

还有比如“不良资产证券化”、央行表示金融制度设计需要建立有序的处置和退出框架等,都显示了中国中产阶级的“壮大”。

山姆会员店极有可能受益于中国中产阶级的成长趋势。一是布局较早,山姆会员店1996年就进入中国,成功搭建了中国本土的运营体系化框架和基础。二是,中国市场缺乏强势竞争者,目前,中国本土零售商基本不具备折扣会员店的运营能力,一些敏锐的本土零售商则在初步“试错”阶段。同时,全球折扣会员店业态的强势零售商,如COSTCO等仍还没有进入中国,其进入中国也需要时间搭建运营体系。三是,山姆会员店具有相对稳定、“封闭”的人才梯队,过去几年,有多少零售商成功从山姆会员店挖到过中高层管理人才?

《商业观察家》认为,在山姆会员店的这波发展趋势中,Dirk要做的工作其实只是“锦上添花”,沃尔玛换个人来做中国业务领导人,也可能带领山姆会员店在中国市场走向成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