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日
  • 本周
  • 本月
热门新闻

订阅食品讯 > 首页 > 资讯 > 查看内容

家常优质农副食品成年货主流

2017-6-5 22:36|查看: 1473|评论: 0

摘要: “今年越是大众化接地气的食材礼盒越好卖,那些玩概念炒噱头的天价礼盒很难卖得动。”随着春节临近,一年一度的年货市场也逐渐进入消费高潮。作为家家户户必不可缺的品类,今年年货的选购明显呈现出回归安全、 ...

“今年越是大众化接地气的食材礼盒越好卖,那些玩概念炒噱头的天价礼盒很难卖得动。”随着春节临近,一年一度的年货市场也逐渐进入消费高潮。作为家家户户必不可缺的品类,今年年货的选购明显呈现出回归安全、优质、大众化的趋势,肉蛋油面干货等日用精品成为年货绝对主流,而以往的高价礼盒要么数量减少要么无人问津。与此同时,一批批传统风味的名小吃凭借口味特色走俏年货市场。

文/片本报记者 马绍栋

年货脱“奢”入“常”,百元左右礼盒最受欢迎

“这几天基本都是加班模式,全员出动组装礼盒。”在山东回归自然有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门店记者看到,一排排敞口的年货礼盒整齐排列,整个大厅明显已经装不下,几名工作人员各自分工,忙着分拣食材进行打包。组装完毕的礼盒会被迅速装上手推车运到门口,负责配送的快递三轮早已等在那里,登记、装货、码垛……快递小哥忙得不亦乐乎。

回归自然市场总监李晨告诉记者,今年的年货礼盒明显回归家常化,首先就是大众价位。许多客户直接就把标准定在100元-160元,其他的偶尔有189元、200元的,超过300元的已经非常少。而在礼盒内容上,熟肉制品、鸡蛋、杂粮、山珍、海鲜干货、调味品等家常日用食材是最主流的,以往专供送礼用的高档礼盒乏人问津。“简单说来就是越常用、接地气的产品越好卖。”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价位、产品都回归家常,但消费者对年货品质的追求却丝毫没有打折扣,反而要求更高。

“我们这儿很多员工都去终端店里帮忙了,眼下正是年货销售旺季,各个连锁店几乎都缺人手。”华夏维康集团执行总裁董云告诉记者,作为一家互联网+畜牧业公司,立足蛋鸡全产业链,华夏维康正在推动O2O线上社群“蛋窝网”和线下维康蛋窝店,“鸡一般是在上午10-12点产蛋,12点-13点工作人员就进行捡拾并优选,下午1点-2点装空调车拉至蛋窝仓库并配送到各店。而传统模式下,鸡蛋从,养殖场到市场,大概历时20天。”正因如此,华夏维康的鸡蛋也成为年货市场的宠儿。再加上各个终端店里浓浓的现熬鸡汤香味,亲自品尝对比各类鸡蛋,以及线上线下社群打通的引流模式,这些都让蛋窝的口碑迅速铺开。

抢占消费升级风口,传统特色名吃走俏

“很多人一提鲁味斋觉得太传统,其实来买的年轻人也非常多,你看这些车都是负责往各个店送货的。”在济南鲁味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院内,已经78岁的传承人王瑞麟老先生指着一排排正在忙碌装货的配送卡车向记者介绍,作为济南饮食界的老字号,鲁味斋在保证品质稳定、口感正宗的前提下,不断传承创新,凭借独有的特色在年货市场上走俏。

其实类似鲁味斋这种地方名吃经常面临一个问题:口感如何长期保持正宗稳定?往往是刚开始在老店的时候,味道正宗、口感纯正,但随着规模的扩张,质量却逐渐下降,很多人会抱怨“不如原来好吃了”,那么鲁味斋是如何做到名气越来越大的呢?

“首先要从最基本的选材做起。”王瑞麟介绍说,以扒蹄为例,选购原料时猪趾甲必须是浅红色,发绿、发灰、发黑都不要,保持鲜度。如果原料不鲜,怎么洗怎么煮怎么调味都不好吃,无法弥补。然后就是中央厨房式的统一加工。“过去是靠人为尝,煮一段时间就要重新配料,加这个,去那个;现在形成了统一固定的配方,根据煮的量的多少按标准进行投放,什么也不缺,什么也不过。”

“弄虚作假骗不了别人,实际是骗自己,把自己的买卖搞瞎了。”直到如今王瑞麟还如此教育儿子。

“鲁味斋的发展是老字号传统名吃抢抓消费升级风口的一个样板。”济南市饮食业协会会长孟庆勇表示,年货市场是检验一款产品能否适应消费需求的绝佳窗口。传统名吃要想胜出,首先一定要有特色;其次,质量要持续稳定,像鲁味斋为代表的标准化工艺、中央厨房生产、统一配送;第三就是要接地气,不断创新口味,济南有一批名优特色小吃,如果做不到这些就很难在消费不断升级变化的过程中抓住机遇发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