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报集团全媒体记者侯利平报道 春回大地,正是野菜生长的季节。近年来,喜欢吃野菜的人越来越多,鲜嫩清香的野菜走上人们的餐桌,如荠菜、马齿苋等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深受市民的喜爱。市民们不但在集市上购买,还利用春游时亲自到郊外的绿地去采集,在感受生活情趣的同时又能大饱口福。不过,我市120急救专家提醒,野菜虽美味,但并非都能食用。 据介绍, 野菜的生长期长于一般蔬菜,营养丰富。根据营养素分析结果,许多野菜中均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C及其他维生素,其含量一般均高于栽培蔬菜,与栽培蔬菜比较,蛋白质高出20%,野菜中还含有各种矿物质,其中特别有益的如钙、铁、锌、磷、镁、铜等微量元素。野菜的吃法很多,凉拌、炒吃、烧汤、作馅料等均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人觉得野菜在郊外生长,不打农药也不招虫,质量放心,但专家说,野菜也不一定都是绿色食品,野菜的生长环境决定野菜是否受到污染。因此,野菜并非完全是绿色食品,吃野菜时也不要觉得可以“高枕无忧”。比如,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工厂和居民区附近,以及受污染的河流、水体附近的野菜因易受污染不能食用;不认识的野菜最好不要吃,有些野菜是有毒的,轻则使人胸闷、呕吐、腹胀、腹泻,重则危及性命;野菜最好是现采现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鲜,而且营养成分减少,味道很差;在食野菜前,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清水里浸泡两小时以上然后再食用。 此外,专家提醒市民,去野外郊游时不要采摘、捡拾、购买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及不认识的野生菌类、蔬菜和野果。公园里的野菜也尽量不要采摘食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野菜能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固体悬浮物,加上春季是虫卵生长的季节,食用采摘的野菜前切记要彻底洗烫,并在清水中适当浸泡再食用。 |
Copyright © ShiPin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6010892号-7 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268号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3-428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