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本报记者童凯通讯员王卫国 实事1 全面开通12368司法服务热线 中国江苏网12月17日讯 完成情况:有效整合短信服务、案件查询、法律咨询和网上诉讼等功能,按照“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限时办理”的原则,在全省率先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实现了司法服务“全程留痕、全程可视、全程可查、全程规范”的目标。截至11月底,12368诉讼服务热线共接听来电900余人次,其中案件咨询业务约占88%,95%的回访服务对象对热线服务表示满意。 实事2 健全完善诉讼信用系统 完成情况:在全国率先规范诉讼失信标准,制定出台《诉讼参与人失信行为数据项归集办法》,数据归集实现了由人工报送向系统自动归集转变。截至11月底,全市法院共归集失信信息1600余条,利用法院网站、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595条次,8937人被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 161人被纳入市信用办“失信黑名单”,对675名拒绝执行的当事人实施司法拘留,对被纳入失信黑名单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当事人,全部依法限制其银行借贷、乘坐飞机高铁、出境等民商事活动。 实事3 实施千村万户检察行常态化工程 完成情况:进一步完善乡镇检察室、检察工作站、检察为民服务中心,建立了网上检察为民服务中心,形成了从实体到网络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体系。截至11月底,共接待群众来访107次,受理案件157件,其中网上受理76件,促成刑事和解案件35件,化解矛盾纠纷13件。 实事4 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司法联动保护 完成情况: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执法司法联动机制,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和环保局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通报环境违法犯罪案件查处情况。法院系统坚持主动服务,提前介入,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检察机关积极打造“美丽泰州检察护航”工程,通过风险评估预警、公益诉讼、犯罪预防等手段,全面构建互动式、立体化、即时性的监督网络。公安机关积极适应民生犯罪新变化,组建“食药环”队伍,对“食药环”犯罪坚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破获了一批大要案件。环境保护部门牵头成立了泰州市环保联合会,对重大环境污染案件实行公益诉讼。截至11月底,共侦办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2人,提起公诉7起,审结5起,有力解决了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 实事5 推进“智慧消防”建设 完成情况:推出消防业务网上服务系统,建立了消防微信群和QQ群服务平台,开展网上答疑、咨询、提醒、审理和审批等消防服务。在全省率先推广推行“一站式”行政许可服务,创新推行“容缺预审”工作机制,进一步精简办事流程,对申请资料不齐全,但不影响消防行政许可技术审查的,先行予以提前“预审”,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 实事6 简化居民出入境办证申请手续 完成情况:加大出入境管理制度改革,推出“两全三不限”出入境服务新举措,即所有民警全天候、全身心投入服务发展,不受节假日限制、不受作息时间限制、不受办公环境限制,遇到急办或特办事件,无论天气、路程,第一时间服务到位。实行省内户籍居民(不包括现役军人)在我市出入境管理机构提交护照、往来港澳台湾通行证申请及赴港澳台团队旅游签注,免提交居住证明和缴纳社保证明,有效降低了群众办证门槛,减少了办事所需材料,精简了操作流程。截至11月底,全市出入境窗口共为2600多名群众省内异地办理证件3000余本。 实事7 加强民生领域和基层法律服务 完成情况:出台了《关于加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组建了涉农法律顾问团、农民工法律服务团、政府法律顾问团等多支公共法律服务团,成立了多支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招录了一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充实了薄弱地区法律服务力量,全市公共法律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同时,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供给,将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放宽至低保标准2倍,实现了法律援助对象由低保人群向低收入人群延伸。截至11月底,共援助低收入群众6642名。 实事8 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站 完成情况:制定下发《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站方案》,细化建站原则、标准、活动形式等内容,并将科普宣传站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绩效管理考核内容,高标准建立科普宣传站和宣传栏。截至11月底,全市共建成符合“六有”标准的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站221家,其中市区111家,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站成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为民办事的服务站和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实事9 大力推进“政社互动” 完成情况:全力开展“政社互动”活动,出台了《城乡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办法》,集中公布《社区工作事项准入目录》,进一步理顺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的关系,明确社区工作职责,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社区回归自治本位,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让社区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全市97个乡镇(街道)中已有65个开展“政社互动”,占比67.0%,其中靖江市、海陵区率先实现全覆盖。降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大力开展社区公益创投,新增社会组织460个,覆盖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实事10 开展“法治大讲堂”系列活动 完成情况:制定并落实《关于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的实施方案》,创新推出“法治大讲堂”活动,年内市级所有执法司法单位依托“法治大讲堂”面向服务对象至少开展了一次集中宣讲活动。截至11月底,48家市级执法司法单位全部开展“法治大讲堂”活动,有力促进全社会逐步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图①:定期举办法治大讲堂 图②: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站揭牌仪式 图③:出入境窗口为申请人办理加急服务 司法服务热线全面开通、出入境办证手续不断简化、生态环境执法司法联动保护……日前,市委政法委、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专题督办会,对年初确定的10件法治惠民实事项目完成情况逐一过堂。截至11月底,法治惠民10件实事进展顺利,全部按时间节点完成,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法治建设实实在在的成效,全市法治建设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原标题: |
Copyright © ShiPin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6010892号-7 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268号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3-42820606